星期三, 11月 01, 2006

數位媒體概論個人作業_數位電視

數位電視

摘要

  數位電視媒體較類比傳輸更有效率,它可使相同傳播服務內容以較小空間達到更清晰畫質。台灣將全面進入數位電視時代,除提高國內節目製作品質;另一方面可帶動液晶顯示器、數位內容等相關產業。

壹、何謂數位電視與服務
  數位電視其實收到的是一連串數據資料,再還原為畫面,收訊只有收到與沒收到之分,沒有畫面模糊的問題。數位訊號的好處,主要在於收視訊號是經過壓縮後傳送,它可消除雜訊,維持原有訊號「品質」與「乾淨」,並且大幅改善收訊狀況,同時提升影像的品質、增加收訊聲音的立體與提共更多元化視訊服務,還可以輕易與衛星、有線電視、電腦、網路等進行更整合的服物使用。
  數位電視媒體較類比傳輸更有效率,它可使相同傳播服務內容以較小空間達到更清晰畫質,且數位化後,一個頻寬可以容納4到8個電視台提供服務、以前類比傳輸無法收到視訊地區,數位化後將可收到訊號。世界各國政府目前均正努力將傳統類比電視轉換為數位電視環境。

目前無線數位電視傳輸標準有分為以下三種:
1.美規 ATSC 8-VSB 用於 6MHz 電視頻道。
2.歐規 DVB-T COFDM 用於 6/7/8 MHz 電視頻道,目前台灣採用的是歐規 DVB-T 6MHz 。
3.日規 ISDB-T COFDM 用於 6MHz 電視頻道 ( 屬歐規改良型 ) 。


貳、數位電視服務與傳統電視服務之比較
  傳統一般的家庭電視,稱為類比電視 (Analog TV) ,畫面信號是屬連續性的變化,採用 NTSC 系統。
  而數位電視的「數位化」就是把音樂、電視、電話…等聲光變化產生的「類比訊號」轉換成「數位訊號」,也就是只有0與1兩個數字組成的「二進式」型式訊號,很像是電腦系統中資料處理的訊號。而數位化電視,就是把「電視訊號」轉換成「數位訊號」的電視廣播系統。
  而就畫質而言,一般傳統電視僅能在四比三的螢幕上,提供二十萬像素的畫質標準,而數位電視可在十六比九寬螢幕,呈現兩百萬像素的視訊畫質,不僅畫質解析度相差十倍,數位電視比傳統電視螢幕增加百分之三十的寬度,讓電視展現像電影銀幕一般的效果。
數位電視訊號有所謂懸崖效應( CLIFF EFFECT ),也就是接收地點離發射台愈遠時接收訊號就愈弱,低於一定數值時,就完全收不到畫面,未低於此數值時,不但能收到畫面,而且一定清晰亮麗。而當類比電視遇到收訊的訊號變弱時,畫面只會漸漸模糊,出現鬼影及粒子粗糙的雪花現象,不會突然消失。
  在音質方面,數位電視的杜比環繞音可將五.一聲道音效帶進家庭娛樂系統中,經由中央、前左、右及後環繞左、右聲道再加上低音聲道,提供像是電影院一般的數位音效和原音重現。

參、數位電視未來應用重點
  數位電視可以說是網路與電視的結合應用,不過雖如此方便但是在使用上與傳統電視相比較還是有不足的部份。

數位電視目前現況的優缺點
缺點:內容與傳統電視同質化程度較高。
優點:國家有明確的轉換計劃,強大的政策支援背景。

而在數位電影未來應用重點部份在此分為三個部份說明:

  台灣部份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表示,在2010年底前,政府將收回類比無線電視電波頻率,屆時台灣將全面進入數位電視時代,除提高國內節目製作品質;另一方面可帶動液晶顯示器、數位內容等相關產業。

  中國大陸部份2008將全面開播數位電視,預估十年內,全大陸將超過四億台類比式電視機轉換為數位電視機,平均每年四千萬台數位電視的商機,台灣因區域優勢,能即時了解中國數位電視市場,相信必能為台灣數位電視產業注入新能量。

  而其他國家部份也積極推動數位化,例如德國柏林預計於2010年完成全國數位轉換;其餘如芬蘭預定在2007年9月、美國預計在2007年、瑞典則預計在2008年關掉類比電視。英國政府在1996年7月修正廣電法,完成數位電視立法架構,目前將近66%,約1648萬戶英國家庭改看數位電視;2005年9月時,英國政府進一步宣示進行「Digital Switchover」計畫,將在2008至2012年全面推動電視數位化,至2012年,英國境內將不再有類比電視。

四、參考資料

http://info.gio.gov.tw/ct.asp?xItem=25205&ctNode=2947&mp=23
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

中央社報導。台灣在2010年全面進入數位電視時代
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1/new/feb/28/life/fashion-3.htm
自由電子新聞網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